欢迎书友访问PO18文学
首页策行三国 策行三国 第836节

策行三国 第836节

    故事很短,夜很长。
    ……
    滇池。
    曹仁站在岸边,看着缓缓靠岸的大船,面色平静。当高干走了船舱的那一刻,他露出笑容,快步迎了上去,拱手施礼。
    “元才兄,一路辛苦。”
    高干打理了曹仁一眼,有些漫不经心的拱手还礼。“有劳曹府君相迎,真是受之有愧。蜀王安好?听说周瑜兵锋甚锐,咄咄逼人,蜀王这时候还能将你这员大将派到益州来,真是不容易。”
    曹仁身后的一个年轻人脸色一沉,刚要说话,曹仁伸手拦住了他,不以为忤。“元才兄行伍多年,不失名士风范,令人向往。来,我们到楼上谈。”说着,不动声色给那个年轻人使了个眼色。年轻人点点头,转身匆匆走了。
    高干看着年轻人的背景,哼了一声:“这是府君的属下?”
    “他姓李名恢,字德昂,俞元人,刚刚入仕,读过几天书,做事还算勤快,在我身边做个书佐。年轻人,不懂事,元才大人大量,不要与他计较。”曹仁与高干并肩而行,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闲聊。高干奉刘繇之命来求援,原本担心曹仁仗势欺人,这才故意摆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此刻见曹仁态度温和,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两人来到不远处的小楼下,以爨习为首的当地豪强上前见礼。这些人大多一辈子没有出过本郡,官话说得都不怎么好,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高干几乎都没听懂,好在有李恢在一旁介绍,还算周全。若是在平时,他自然不会给这些人好脸色看,只是如今山穷水尽,有求于人,他也只能耐着性子周旋。
    见礼完毕,曹仁引高干上楼,分宾主落座。侍者开始布席,歌舞伎也吟唱起来,一时是觥筹交错,倒也热闹。三杯下肚,高干感慨良多,举着酒杯对曹仁说道:“多谢府君,不意今日又能喝到中原的酒,一品乡愁。”
    曹仁大笑。为了招待高干等人,他从成都出发的时候,特地备了一些中原的酒,就是要让高干感动,拉近关系,然后才好谈合作。刘繇、高干虽然不和,却在交州打拼多年,积攒了一些实力,眼下盘踞在交趾,与孙坚、孙权父子多次交手,各有胜负。曹操派他到益州郡,希望他能联合刘繇、高干,进攻荆州南部,迫使周瑜分兵甚至撤兵,但刘繇、高干虽然困难,却未必肯轻易听从曹操的命令,攻心便成了优先选择的战术。
    “中原的酒好,益州的酒也别有风味,正如这益州的人,质朴爽直,颇有古风。”曹仁举起杯,向爨习等人依次敬酒。他为人豪爽,杯到酒干,一点也不含糊。爨习等人看他喝得痛快,兴致高涨,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高干看得分明,心中不安。曹仁不久前才随曹昂到成都,任益州太守也是最近一两个月的事,他怎么能和益州豪强处得这么好?看他们这热络劲儿,可不像是虚应故事。也许是因为曹仁出身草莽,和这些蛮夷更容易打交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一旦曹仁进入交趾,还有我们立足的余地吗?
    高干正在焦虑,爨习和一个中年人举着酒杯走了过来。两人都脸色微黑,爨习壮实一些,满脸络腮胡,那中年人瘦一些,双目有神,走路也有点官谱,刚才在楼下的时候倒是没见着。
    “高君,这位是我南中名流,什邡侯之后,如今是南中一等一的英雄。”爨习的官话说得很别扭,高干几乎没听懂,正自着急,那中年人举起酒杯,微微一笑,一张口却是很标准的洛阳官话。“高君莫听爨大人调侃,在下雍闿,字元开,在南中小有产业,若高君有什么需要,在下愿鼎力相助。”
    高干听了,立刻知道此人是谁,心中微动。雍氏是南中最知名的大姓,说起渊源,可能比很多中原世家都要久远。他们是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雍齿之后,被夺爵后有一部分人迁到了南中,与蛮夷杂居。这些人既有中原的文化,擅长斗争,又能与本地土著交往,自然而然的成了本地数一数二的豪强,垄断了本地的官场,历任益州刺史和益州太守的报告中都会提到雍氏。
    不仅如此,雍氏和天师道的关系还非常密切,据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的夫人就出自雍氏,只不过不是南中雍氏,而是留在成都的雍氏支脉。而成都雍氏和南中雍氏为了争正宗,一直有矛盾,一度闹得水火不容。成都雍氏的雍陟任益州太守时,遭受叛乱,被蛮夷俘虏,背后很可能就有南中雍氏的影子,至少当时南中雍氏没有出手相忙,否则事情不会闹到那种地步。
    曹操和天师道关系匪浅,据说和那个卢夫人还有苟且之事,南中雍氏会不会因此有疑惧之心,想在曹操之外另寻靠山?
    高干立刻满脸堆笑,举起酒杯。“原来是名门之后,荣幸之至。”
    雍闿见怪不怪,微微一笑,举杯与高干碰了碰,又道:“高君,我为你介绍几位南中的才俊,其中有一位也姓高,说不定与你还有些渊源。”
    “哦,是吗?有劳了。”高干心中欢喜。他就是来求援兵的,只要能拉近关系,没有渊源也可能编出渊源。他正愁没有门路,雍闿主动引荐,他自然求之不得。
    雍闿转身招了招手,在远处等着的几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与高干见礼,报上姓名。高干喜不自胜,一一寒喧,平易近人。曹仁在远处看见,与李恢交换了一个眼神,不动声色的挑了挑拇指。
    李恢微微一笑。
    第2170章 攻心计
    在雍闿的引荐下,高干认识了不少南中大姓的代表,其中就包括高定。
    高定比高干年轻几岁,称高干为兄。他身体强壮,性格开朗,与高干一见如故,聊得很欢畅。他告诉高干,曹仁不仅是益州太守,他还是蜀王封的安南将军,负责整个益州南部的军务,牂柯、犍为、越嶲、汉昌都归他节制同,最重要的益州郡则他直接代领。
    “他似乎很信任李恢?”高干打量着前后应酬的李恢,想着在岸边时李恢的不敬,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一个年轻蛮夷,仗着曹仁的信任器重,就敢对我不敬?你也不想想,就算是曹仁本人也不敢如此放肆。
    高定笑了,笑得很神秘。“李恢是爨习夫人的从子,他叫爨习姑父。爨家可是南中本地的第一等豪强,深得蛮人拥戴,别说我们高家,就算是雍家、朱家也要给三分薄面的。”
    高干恍然。他重新打量了曹仁两眼,暗生警惕。这曹仁本是游侠少年出身,没想到却有这样的手段,居然将李恢收为己用,怪不得他能这么快得到南中豪强的拥护,倒是不可小觑。这和曹操封王也有关系,有了王爵,曹操对益州的统治名正言顺,至少唬这些蛮夷还是有用的。
    一想到这些,高干就有些难受。他和刘繇在交州苦战多年,牵制了孙坚数万大军,却被朝廷遗忘了。如今孙策、曹操、刘备这样的寒门浊流都封了王,他们却一无所得。说起来,刘繇还是宗室呢,比刘备更有资格封王。
    高干心情低落,一连喝了几杯酒,不知不觉便醉了。
    等高干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高大宽敞的楼阁里。楼阁以竹木建成,从窗户里看出去,视野开阔,青山碧水,茂林修竹,尽收眼底,是一个风景绝佳的所在。屋里有两个年轻貌美的侍女,正一边翻着书卷一边轻声交谈,竟然是熟悉的乡音,说的也是儒家的学问。
    高干很诧异,动了一下,侍女听到声音,连忙起身过来,关切地询问。听着侍女温言曼语的声音,感受着久违的中原文明,高干鼻子一酸,眼眶湿润了。
    侍女将高干扶起,又取来准备好的醒酒汤,服侍高干喝了一些,然后取来一卷文书,说是曹仁留下的,等高干醒来让他看。高干接过,打开一看,是军报,不过时间比较早,还是一个月前的。里面提到孙策命朱桓率大军进入兖州,与董昭交战。
    情报很简略,胜负也未有定论,但高干还是从中看出了一些问题。朱桓与李进交战的地点是定陶,董昭固守昌邑,参战的还有浚仪督吕范,那也就是说,陈留郡已经易手了。
    高干就是陈留圉人。看到家园沦陷,想到孙策对世家的残暴,原本就低落的心情更是揪了起来,一时竟有些手足无措。孙策的势头如此强劲,董昭、李进能守住兖州吗?一旦兖州失守,孙策尽占中原,接下来就要进军冀州,袁谭面对的形势很严峻。
    他是和袁谭是表兄弟,他从一开始就是袁氏一系,袁绍战死,对他们就是重创。如果袁谭再败,那他们与中原的联系就割裂了,战斗还有什么意义?
    高干心慌意乱,心里空落落的。
    时间不长,曹仁快步走了上来,摆了摆手,示意两个侍女暂时退下。“元才兄,这几年辛苦你们了。”
    高干长叹一声,欲言又止。他的确有一肚子的心酸,却无法对曹仁倾诉。曹仁也不着急,轻轻抽走高干走里的军报,扫了一眼,又问道:“元才兄觉得此战结果如何?”
    高干抬起头,打量着曹仁,反问道:“子孝,蜀王究竟有什么计划?出三峡,取荆州?”
    曹仁苦笑。他直起腰,拍了拍膝盖。“元才兄,不瞒你说,眼下蜀王守益州都有困难,出三峡,取荆州更不可能。去年响应天子诏书,蜀王取巫县,成功吸引了周瑜、黄忠两路大军,近十万人马,为魏王进攻兖州创造了机会。本以为孙策三面受敌,兵力不支,不料孙策在豫州征兵,一征就是二十万。二十万啊……”
    曹仁竖起两根手指,在高干面前晃了晃。高干眉头紧皱。“仅豫州就征兵二十万?”
    “是不是不敢相信?不瞒你说,我也不敢相信,但这是事实。魏王粮草不继,只能放弃兖州,留下董昭与吴王纠缠。最后的结果还不清楚,但肯定不能乐观。”
    “孙策原本就有大军近二十万,再征兵二十万,需要消耗多少粮草,他支撑得起吗?”
    “元才兄一言中的,孙策的确遇到了麻烦,但是他解决了。解决的办法你可能想不到。”
    “什么办法?”
    “孙策用了两个办法:一是从交州运米,具体数目不清楚,据说万石海船有几十船,总数近百万石。一是入海捕鱼,以海鱼为粮。”
    “捕鱼能充军粮?”高干不屑一顾。
    “别说元才兄不信,我也不信,但魏王主动撤出兖州却是事实,现在兖州只有董昭率领的三万冀州军和兖州本地部曲。总而言之,形势不容乐观。”
    高干冷笑道:“魏王撤出兖州是不是失策,稍后再说,曹使君本是袁氏旧部,为什么不与魏王合兵,反倒与魏王交战,耽误了时间?若他为魏王前锋,进攻豫州,何至于有今日?”
    曹仁反问道:“兖州的事,曹使君说了算吗?”
    高干顿时语噎。他就是兖州人,太清楚兖州世家的想法了,他们怎么可能对阉竖之后的曹操父子心悦诚服,他们只是希望曹操父子能保兖州平安而已。袁谭曾任兖州刺史,但后来在任城大败,兖州世家对他没信心了,又不肯与孙策翻脸,曹昂就算想投降袁谭也未必能如愿。
    兖州人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
    “兵者,合则利,分则伤,这样的教训已经太多了。”曹仁感慨不已。“我们如此,孙策父子也是如此。恕我直言,你们能坚持到现在固然不易,却不能放松。孙坚善战,但他和孙策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充其量和孙策麾下九督相当。若孙策平定中原之后,亲率大军南征,海陆并进,你们还能不能守住交趾,我真是很担心。元才兄,当三思啊。”
    高干心里咯噔一下,嘴上却不肯服软。“孙策就算平定了中原,还有关中、并州,岂能亲率大军南下?”
    “元才兄以为,是太行山高,还是五岭高?”
    高干一怔,无言以对。
    “孙家起于江东,丹阳兵号称天下精锐,孙策练兵有方,论步卒和丛林作战,天下无对。周瑜、黄忠两路出击,几乎无人可敌。若不是中原大战,益州早就被他们攻克了。蜀王忧心忡忡,亟须与元才兄联手,以解燃眉之急。”
    高干打量着曹仁,心中暗喜。他本来是向曹仁求援的,一直犹豫着怎么开口,既要请曹仁出手,又不能受制于曹仁,现在曹仁反向他请援,这件事性质就变了,双方成了平等的盟友,至少不用担心受制于人。
    “子孝,蜀王有什么计划?”
    曹仁却没有急着说,他摩挲着膝盖,沉吟了半晌,才说道:“你们和吴巨的关系如何?”
    高干再次警惕起来。“尚可。”
    “苍梧郡还在他手中吗?他能纠集多少士卒?”
    高干犹豫了好一会。“这个……不太清楚。去年春,我们退守交趾,与他联络就不多了。听说孙坚派黄盖进攻苍梧。你想必也知道,黄盖是零陵人,随孙坚起兵于长沙,熟悉山林作战,手下将士又多精悍之辈,吴巨想战胜他恐非易事。”
    想到吴巨和苍梧郡,高干心中悔意更浓。他和刘繇刚到交州的时候,曾得到吴巨的帮助,一度打得有声有色,杀死了朱符,即使孙坚入交州后,他们也曾险些斩杀孙权,可是后来和吴巨发生分歧,各自为战,这形势就越来越不妙了。如今吴巨的苍梧固然丢失大半,他们也被孙坚打得狼狈不堪,只能向曹仁求援。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确是至理名言啊。形势如此,如果还不能团结一致,一旦孙策率兵赶到,他们只会被孙策各个击破。
    曹仁冷眼看得清楚,心中暗喜。受益于戏志才建立的情报系统,又有李恢等人的帮助,他对刘繇、高干和吴巨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只是为了让高干自己明白这一点,这才做了很多文章。如果高干、刘繇还是以世家、名门自居,不愿意认清现实,合作是没什么意义的,他只能选择武力兼并。
    武力兼并显然不是上策,一是自己难免有所损伤,二是时间消耗不起。周瑜已经深入犍为,如果短时间不能在荆州南部发起进攻,动摇他的后方,一旦周瑜进入成都平原,有机会就地取食,这一战就危险了。
    凡战,攻心为上。现在看来,李恢的这个计策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戏志才说得没错,这是一个人才,要想在南中站稳脚根,首先要用好李恢。
    第2171章 蜀中事
    高干在交州折腾了几年,早就筋疲力尽,如果不是不服刘繇揽权,也许他早就放弃了。
    袁绍都死了,还折腾个什么劲?袁谭就是孙策的俘虏,凭他还能转败为胜?冀州世家是什么德行,他太清楚不过了。他们关注的从来不是袁家父子的死活,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事到如今,大势已去,只要孙策稍微让一步,保证冀州世家的利益不受损,冀州世家会把袁谭捆起来送给孙策。
    在曹仁的攻心战术下,高干很快就沦陷了。他沉湎于中原的美酒美人,满足于乡音儒学,心醉于眼前的湖光山色,他愿意留在滇池做一个联络人,将交趾郡留给刘繇。
    按照曹仁的要求,他给刘繇写了一封信,解释了曹操的战略意图,希望刘繇能与吴巨联手,配合曹操的攻势,对零陵、桂阳展开攻击,骚乱周瑜的后方。与此同时,他还给许靖等人写了一封信,蜀王求贤若渴,益州安定,你们来益州吧。
    高干对曹仁说,许靖和许劭闹得很不愉快,早就想离开交趾了。只要蜀王邀请,他肯定会来。
    曹仁欣然同意。
    信使带着高干的书信,在滇池登船,一奔苍梧,一奔交趾。
    与此同时,曹仁给驻扎在符节的曹操送了一个消息,南中已经基本平定,高干也接受了建议,即将率南中蛮兵北上,夹击周瑜。
    ……
    符节。
    江风轻拂,曹操坐在楼船上,遥望远处刚刚泛出一抹新绿的大山,感慨万千。
    天子战败,又莫名其妙的死在定陶,以庶人礼下葬,如今长安暗流涌动,天下无主,谁也猜不透形势会怎么变。法正去了长安,能不能如愿掌握朝政,他心里没有底。
    计是陈宫定的,法正主动请缨。事实上,除了法正之外,他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他在朝中做过官,但那些自命清流的老臣是看不上他的,哪怕他现在已经封了王,在他们眼里,他还是阉竖之后,浊得不能再浊的浊流。
    浊流又如何?孙策也是浊流,但他有实力,根本无需在意别人的看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行新政。曹操很羡慕这种状态,他也想在益州效仿,但他做不到。他需要益州世家的支持,不能强夺他们的土地,只能实行军屯,保证大军的供给不受制于人,至于其他的,只能因地制宜。
    有了军队,他才能保证自己的独立性,才能阻击周瑜、黄忠的进攻,斩断孙策企图伸入益州的手。
    周瑜就在那片大山里,已经有大半年,一直没什么动静。他甚至开始怀疑周瑜会不会是拥兵自重,逗留不前,可是一想那穷山恶水,再想想周瑜的出身,又觉得不太可能。
    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牵制他的兵力,让他无力北顾,为黄忠创造机会,切断益州与关中的联系,断绝他染指长安的梦想,将他困在益州,步公孙述后尘。益州虽富庶,毕竟只是一州,自守有余,进攻不足,一旦孙策平定天下,益州除了投降也没有什么选择。
    孙策真是看得起我,派两个最善战的都督夹击我。曹操拍着大腿,心情复杂。与这样的人并世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他们父子两人先后被迫离开兖州,来到益州,这益州会是最后的归宿,还是要继续流浪?
    再逃,就得进山和羌人一起去放羊啦。
    曹操转头看了一眼西侧。据说极远之处便是高耸入云的昆仑,众神所居,终年积雪,云遮雾绕,也不知道有没有凡人可以居住的地方。过些天,应该问问卢夫人。
    一想到卢夫人,曹操的心情更加复杂。自从张鲁会巴郡太守,卢夫人赶去与他会和,发动天师道众阻击黄忠,他已经有大半年没看到卢夫人了。他知道卢夫人在躲着他,不仅是个人原因,还有天师道的未来。辛评收到消息说,卢夫人派人去了建业,与太平道的于吉、浮屠道的严浮调都有联络。
    这可是大问题。卢夫人不愿意保持联络,最多是少了些床笫之欢,可若是天师道有什么动摇,那却是决定他能不能在益州立足的大事,不能有丝毫大意。不论是屯田还是军中,天师道众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希望许攸能看好张卫,别让卢夫人母子彻底失控。


同类推荐: 百无一用的小师妹[NPH]成了偏执世子的白月光[综影视]男神总想艹哭她(H)穿越各种H游戏(TS性转)快穿:恶性迷恋【np万人迷】深情男主也出轨了【快穿】大师姐她重生了(NP)在荒野求生直播跟动物聊天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