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文学
首页抗日之我为战神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444节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444节

    后世的中国因为缺少制造枪炮,以及装甲用钢的镍、铬,便采用包头地区的稀土研制出稀土钢来代替镍铬合金钢。虽说性能主要是防锈与耐磨方面与正宗的镍铬钢有些差距,但成本却远非镍铬合金钢可以相比的。而且这些稀土产品,在电子工业之中更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抗联生产电子设备所需的一些稀有金属、制造枪炮使用的特种钢,基本上是从苏联进口,或是通过苏联方面转口。但这些特殊金属以及特种钢价格奇贵,已经成为根据地在财政上最重的负担。
    苏联方面向抗联出售的镍铬合金钢,一吨最低也要比国际价格普遍高百分之二十左右,甚至最高的时候,超过百分之五十。炮弹和炸弹用钢,一吨要高出百分之十一。而且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抗联通过苏联进口的通道实际上已经等于切断。
    自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到上个月,三个月总进口量还不足一千吨,骤降至原来的五分之一都还不到。到本月中旬,干脆则中断出口。而且苏联方面也通知抗联,因为苏联已经进入全面战争期间,原本已经签订的所有物资出口协议,已经无法完成。也就是说抗联从苏联进口物资的,到本月已经完全终止。
    而眼下在美国人插手,大规模提供援助之前,抗联目前只能使用原有囤积的一些物资。因为在上半年大规模生产部队急需的高射武器,以及为部队换装生产机枪,使得原有的苏制镍铬合金钢库存已经基本消耗一空。至于生产电台所必须的贵重金属,则已经所剩无几。
    尽管利用与美国人交易的机会,也进口的一大批制造武器使用的合金钢与贵重金属。但考虑到今后形势的变化,所有的库存不能一次性消耗干净。所以目前抗联的装备生产数量,已经压到了一个极低的数字。
    在此次战役发起之前,抗联在北满的各个军工厂,实际上除了六零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之外,现在已经停止了生产任何枪炮武器。而将主要的产能,放在各种弹药的补充上。尤其是各种炮弹,以及航空炸弹的生产上。
    原本计划大规模生产的五十七毫米高炮,在生产了五百门之后,因为缺乏钢材已经停止生产。而二十三毫米双联装高炮与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的生产速度,也基本上停留在月产量在是十位数上。
    虽说眼下主力部队的装备编制,利用之前进口的钢材生产出来的装备,已经实现满编,也建立了部分库存。但是一旦出现需要扩编部队的情况,高射武器和炮兵武器依旧会出现严重的不足情况。特种钢材与一些必要的稀有金属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抗联建设自身装备工业一个最大的约束。
    为了解决眼下以及今后军工发展的一个瓶颈,拿下在后世称为世界上最大稀土产地的绥北地区的包头,已经成了抗联下一步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现在拿下,并不是等于现在马上就要开发。
    眼下美国人参战在即。虽说自己在很多人眼中自己还不是可以代表中国的政府,北满抗日根据地最多也就是中国诸多地方政府中的一个。而抗联武装虽说已经成为国民政府承认的正规军,但在一般情况之下,没有人会只与某一个政府所属众多军队中的一部分打交道。
    不过以美国人的现实性,以及他们为了利益不惜与魔鬼打交道的本性来说。作为眼下对日作战最重要一环的抗联,绝对会在美国对外援助法案之中分上一杯羹。因为自己眼下,已经成为对日作战的重要一环。
    只要对自己有利,美国人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哪一个国家的政府。你代表的是一个政党,还是一个政府。虽说美援助的数量不会超过美国对英苏两国,但是有总比没有要强的多。有了美国援助的物资和原料可以暂时应急,自己倒也不必急于开发。
    但是先打牢工业基础,将特种金属冶炼生产工业基地建立起来是必须的。因为杨震很清楚,美国人的援助不会是太过于大方的,一旦美国人在未来的美日战争时候,彻底占据上风,他的援助就有可能随时终止。
    实际上杨震的预感还是对的,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仅仅半个月之后,美国人就公开宣布将抗联纳入租借法案之中。而且给予抗联的援助,不通过国民政府而单独计算。原来还有些遮遮掩掩的抗联驻美办事处,则直接公开露面。
    不过三个月之后,美国援助的第一批物资就已经通过苏联运到。虽说只是十五万余顶美国人库存的,在一战时期生产的仿制的英国托尼式钢盔,以及一部分卡车配件,以及橡胶和汽油,但是其速度却是远远的超过对国民政府的援助。
    在整个战争期间对抗联的援助数量和力度,也远远的超过对国民政府。而在美军结束冲绳战役之后,美国人的援助力度即大幅度的下降。其武器装备和机器设备基本上就已经停止援助,甚至原材料也停止了援助。
    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援助的物品以军装布料、车辆配件,以及一些非军用物资为主,尤其是以战后重建急需的水泥等一些其他物资为多。比如在冲绳战役结束之后,美国原计划给予抗联的四百辆m四中型坦克,却是换成了一百辆的推土机外加二百辆拖拉机。
    但对于杨震来说不管有没有美国援助,未雨绸缪还是相当必要的。利用战争时期的特殊情况,建立自己的特种钢材冶炼、稀有金属提炼工业,对于抗联,包括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还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仅是关系到眼前,更是关系到中国工业未来发展的长远。杨震知道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等战争结束,再想建立一个完成的国防工业体系,那代价就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倍了。所以包头一定要拿下来,而且是越快越好。
    不过要实现杨震的这个想法,至少要将日军蒙疆驻屯军彻底的打垮,使其丧失反击察北、绥远地区的能力。否则即便拿下包头与察北一线,如果日伪军全力反击的话,依旧很难站的住脚。因为无论是抗联,还是关内部队都不可能长期在绥远与察哈尔地区保持大量的部队。
    只是在很多人看起来要歼灭或是打垮相当于日军一个军建制的蒙疆驻屯军,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杨震看来只要关内部队与出关部队配合的好,却是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
    第一就是部队在抵达绥远地区作战后,可以得到有力晋绥军区的支持。晋绥军区主力是由一二零师主力发展而来的,主力还是红二方面军的老底子,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思想素质绝对过硬。
    同时晋绥军区在杨震的力主之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部队完成了换装,战斗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而晋察冀军区虽说主力大部分已经编入挺进军,但是在北岳山区还留有相当的兵力。这些都可以在战役发起之后,为部队作战提供支援。
    而且晋绥军区虽说主要力量都在晋西北,但是在绥北的大青山地区,还有规模不小的一个游击支队。这个游击支队虽说装备差了一些,但是其不仅对整个绥北地区熟悉地形,而且可以牵制日伪军较大的兵力。
    最关键的是可以配合日军作战的伪蒙军主力,已经被杨继财在克什克腾旗一战击溃。整个伪蒙军除了在绥西地区的部分兵力之外,其余已经无兵力可以抽调。没有了伪军的配合,单凭日军蒙疆驻屯军兵力根本就不敷使用。
    第二,日军蒙疆驻屯军虽说在大同驻扎有一个整编师团,但是其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还要被绥西的国军第八战区部队吸引,无法全力对付从东面发起攻击的挺进军与抗联联合攻击。
    此时驻扎在绥西的那位绥远省主席兼国民政府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可不是那些眼睛只放到捞钱上的草包。其作战指挥能力,绝对是在一流之上。放眼国内各个方面部队,能力超过他的不能说没有,但可谓是毛麟凤角。
    其麾下的主力部队,虽说一水的晋造装备与中央军相比差了一些,而且缺乏重火力。但是其战斗力在全国绝对是数一数二,而且作风极为顽强。最关键的是,这位副司令长官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抗日意志极其坚决,曾经多次重创蒙疆驻屯军。
    与装备太差的十八集团军相比,这位老兄一向是蒙疆驻屯军的头号劲敌。只要他还在绥西,蒙疆驻屯军就要抽出相当一部分的兵力防备其所部。这一点对下一步的作战,无疑是相当有利的。
    第1101章 优势与劣势
    而在日军最有可能增援蒙疆驻屯军的驻山西的第一军部队辖区,不仅有太行军区留守的部队,还有太岳军区主力随时可以投入作战。而且国军第二战区部队,虽说眼下已经将主要精力放在保存实力上面,几乎极少参与对日作战,但也至少也能牵制住第一军部分的兵力。
    第二战区那位小算盘大的精明之极的战区司令长官,虽说眼下对日作战已经主要将精力放在最基本的防御上。而且他在抗战初期损失不轻的部队,尤其是重武器损失惨重的部队,此时已经对日军形不成太大的威胁。
    但是毕竟对于日军来说,他手下的十几万装备也不是太差,虽说眼下不如中央军,但也没有差的太多。主要是重武器缺口较大的晋绥军,放在那里就是一个不小的威胁。那是十几万受过军事训练,而且手中的装备也堪称勉强够用的军队,不是十几万头猪。
    虽说那位实力大损,在怎么苦心经营也恢复不了战前实力的老兄自从退居晋西之后,主动出击的次数一个巴掌就可以数的过来。日军不来打他,就已经谢天谢地了,那里还敢主动去招惹日军。
    但是毕竟那是十万多人,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一支不小的力量,日军还是要抽调兵力对其进行防范的。日军第一军既要分兵监视第二战区,同时又要派遣部分兵力布防在晋南的黄河北岸,防止与其隔河对峙的一战区部队反攻中条山区。
    再加上此时已经有三个主力团完成换装,另外的部队也用换装下来的武器,完成了充实。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接收的火炮,组建了一个炮兵团外加一个炮兵营的太岳军区部。以及太行军区留守部队的配合,第一军能抽出北上增援蒙疆驻屯军的兵力有限。
    最关键的是目前在日军大本营眼中,地瘠民贫的察北地区会不会成为日军拼命争夺的地区,还是一个未知数。日军蒙疆军的驻地主要集中在察南地区,察北一直为其防御的薄弱地区。
    察北地区因为靠近外蒙古,而且受制于其沙漠和草原的地形,有利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苏军发挥火力和机动性。以及日军自身汽车数量的不足,在远距离铁路线与大城市的情况之下,对大兵团补给相对困难。
    所以相对于察南地区,察北的日伪军兵力薄弱多。将突破口选择这里,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之内,取得最大的战果。同时以一部迅速南下,抢在日伪军之前抢占阴山山脉各个隘口,以防止察南的日伪军向察北地区反扑。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杨震看来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底。与其将主要的目标放在回旋余地小,三面受敌的察南地区。还不如一鼓作气,以阴山山脉以北的察北地区,为主要作战目标。同时力争一鼓作气拿下整个绥远,直接打通与晋绥军区的交通线。
    以晋绥军区以及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整个中转站,利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西靠陕甘宁边区,东隔同蒲铁路与晋察冀军区相望,而与太行军区也不过隔着正太铁路。其虽然地理位置不如华北四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居中的晋察冀军区,但也并不比晋察冀军区相差太多。
    在与中央联系上,与陕甘宁边区只有一条黄河相隔的晋绥军区还要占据一定的优势。唯一的不利之处,与距离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南边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相对距离较远。但作为中转站的作用,还是够了。而且晋绥周边的敌情,也要比晋察冀好一些。
    杨震之所以不选择察南,除了那里地形狭窄、回旋余地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热河直接向察南发起进攻,无论情愿不情愿,都要面对张家口与大同两个城防坚固,守军众多的城市。
    张家口虽说只有一个独立第二混成旅团,日军的兵力比不上大同。但张家口不仅是日军蒙疆驻屯军司令部所在地,而且距离保定、承德、北平的直线距离都相当的近。如果对张家口发起攻击,不仅关东军,就连日军华北方面军就将全部的卷入进来。
    也就是说日军华北方面军不仅仅是维持目前对冀东和冀北,等挺进军后方基地进行扫荡,以及对内外长城进行封锁的状态,而将势必要全部的卷入进来。丢了张家口这个口外重地,对于日军来说,无论是关东军还是华北方面军,都是不可能接受的。
    要知道突破张家口一线,整个北平以北将在无任何的屏障。而且从这里向东南可以威胁北平,向南可以撕破长城沿线,向西可以攻入山西。而七七事变之后,日军正是采取从张家口出发向西攻击,在拿下大同之后,快速南下与第二战区在忻口地区展开一场规模宏大的忻口会战。
    张家口距离中蒙边界不过百余公里,从满清入关时期起,就是军事重镇。甚至直到后世建国几十年,这里都是重兵囤积之地。日军曾经在二战期间,为了防止苏蒙军队切断华北日军与关东军之间的联系,在这里不惜人力、物力修建了大量的永备工事。选择察南作为主要突破口,无疑会陷入长期争夺战之中,这更不是杨震愿意见到的。
    单就日军华北方面军卷入进来,杨震倒是并不太担心。但如果关东军也卷入进来,那么就是不想在珍珠港事变前,过于削弱日军作战能力的杨震所不愿意看到的了。而且一旦两大日军战略集团倾巢出动,即便是自己占据装备上的优势,但自己手中的兵力依旧还是不足。
    而对于大同来说,虽说周边日军可以调集的兵力,以及增援的速度不如张家口,但是日军本身在大同驻军的兵力就远远多于张家口。二十六师团,这个蒙疆驻屯军唯一一个野战师团就驻扎在大同。
    如果想要打通与晋察冀军区的直线通道,无论是向西走晋北,还是向东走冀北张家口和大同这两座日军驻守重兵,而且修建了大量坚固工事的城市,是根本就不能避开的。与其在两座坚城之下以及张家口以北日军工事群之中空费兵力,浪费时间,还不如将战略目标转向察北。
    利用察北有利于机械化作战的草原地形,利用自己手头装备有大量的坦克等机械化装备的优势,采取地空协同战术,与日军蒙疆驻屯军在野战之中决战。争取一鼓作气,彻底的打垮日军蒙疆驻屯军主力。彻底的打通经察北、绥远,到晋西北的交通线。
    听罢杨震的想法,那边挺进军的司令员与政委都给他的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吓了一大跳。甚至正在喝水的政委,连口中的水都喷了出来。他这个计划实现的基础,是在彻底的打垮日军蒙疆驻屯军的基础之上。
    蒙疆驻屯军的野战师团虽然只有一个,但是还有几个独立混成旅团。这个实力,在华北日军各部之中虽然是最小的,但也不是轻易可以撼动的。更别说其还可以得到山西的第一军,快速的增援。
    而杨震指望太行军区留下的留守部队,以及太岳军区拖住日军第一军主力的这个想法,在两位老帅看来,恐怕还是相当困难的。即便是太岳军区的精华都在,想要拖住第一军主力恐怕也是有心而无力。
    至于彻底的打垮蒙疆驻屯军这个想法,别说一个直接面对其作战的晋绥军区加上挺进军。就是将担负部分与其作战任务的晋察冀军区留在北岳地区坚持的部队,恐怕全部加上也没有这个能力。
    要知道现在眼下中国军队,即便是装备最精良的中央军,集中十几个团的兵力都不见得能全歼日军的一个联队。而去年的百团大战之中,一二九师集中的主力十余个团,都没有能围歼了一个依据地利之势的日军大队。
    相反自身还受到不小的伤亡。参战部队之中甚至有伤亡过半失去战斗的。此战过后,因为部队伤亡惨重,再加上主力部队休整换装调防,准备北上参战。根据地内的留守部队因为自身的原因,实际上已经无力与日军作战。
    甚至出现日军在扫荡的时候,一个大队的兵力就敢在根据地内横冲直撞的情况。装备太差,弹药奇缺,部队在扩编之后素质下降很快。尤其是主力都被抽调北上,留守部队多由地方武装新升级,战斗力相对薄弱,使得日军异常的骄横。
    前车之鉴,使得在刚刚进入热河之初,挺进军首长在行军布阵的时候异常的谨慎。甚至刚一开始,制定的目标是集中一个团的兵力,围歼日军一个中队或是伪满军一个营的计划。如果日军出动一个步兵大队,那么至少要集中一个旅的部队。只是由于后来的形势变化,才集中主力与日伪军打一场决战。
    当然这也与部队换装之后,装备情况已经得到极大的改进,不仅有了自己的各级炮兵,弹药供应情况至少眼下还相当充足有相当大的关系。但也是形势逼人的一种无奈之举,否则这种情况在继续下去,部队饿也饿垮了。
    而且眼下抗联已经打到林西,如果热河这边长期无法解决问题,也影响到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当然这个基础是建立在热河日军只有一个旅团级的独立守备队,其余方向的日军被抗联吸引过去的基础上。
    即便是眼下部队的装备已经大大的增强,但在军事素质没有得到根本提高的基础上,两位老帅认为在战役之中,还需要慎重一些。如果关东军部署在热河的日军为一个师团的兵力,那么两位老帅绝对不会如此的部署。
    现在杨震要集中主力,打垮日军一个野战师团,外加驻在归绥地区的日军第一骑兵集群,以及独立第二混成旅团。这在两位老帅看来,的确有些无异于过于托大。在他们看来不经过一年的整训,即便主力部队已经完成换装,关内部队加上挺进军也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第1102章 越长越危险
    在现代战争条件之下,一支军队的发展与壮大,不是单单只更换装备就能达到的。更多的是指挥员的素质和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都要有相应的提升。才能真正的适应现代化的战争,才能与日军这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作战。
    眼下挺进军北上之前整顿时间过短,部队对眼下这种对于这支军队来说几乎是全新的作战模式,还需要长时间的适应。而关内留守部队,还未来的及整顿。至少在眼下,承担这种作战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算通过这次热河战役,部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要执行杨震所说的那种战斗规模的战役,恐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部队在战斗之中损失过大,而未能达成作战目标,这对今后整体局面的影响就太大了。
    所以两位老帅在之前的想法,都认为即便是下一步打通内外长城作战,也是要运动战与游击战结合。让开大路与主要交通线,占据乡村对日伪军采取困守的战术。只要打通联系便可,不必非要抢占主要公路沿线。
    对于两位老帅来说,眼下当务之急是在热河战役结束之后整训部队。部队装备上去,相应的素质也要得到提升。而在部队整训完毕之前,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与日军打那种硬碰硬的战斗。
    而他们以察南为主要作战目标的计划,就是按照这个想法提出来的。察南地区有晋察冀军区北岳区的部队在坚持,西边还随时可以得到晋绥军区的配合。而在察北地区受制于地理与民族因素,整个区域对于关内来说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从日军蒙疆驻屯军整个兵力部署来看,在察北地区兵力的确相对薄弱,这是以察北作为主要突破口的最重要的一个优势。但是自己部队到那里,同样也没有任何的优势。部队在察北行动既没有地方的政权可提供支援,也没有地方部队配合行动。
    最根本的那里是蒙族人的聚居区,绝大部分的地区都是游牧地区,而非传统的农业地区。在本地,根本无力提供足够粮食补给。而相邻的晋察冀军区所属北岳区,以及晋绥军区所属晋西北两地又因为日军封锁以及本地地瘠民贫,也很难承担部队的补给。
    别说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补充,就是有也无法通过日占区运到察北。尤其是晋西北地区,在本身就不是主要粮食产区的情况之下,还要担负陕甘宁边区的部分粮食供应,更无力承担十几万大军的补给。还有汽油、弹药,伤病员的安置,都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包括粮食、弹药、汽油、医药等所有的物资全部从东北运输,那么这个代价也未免有点太大了。千里迢迢从北满,经过热河向察北,还有绥远转运这么多的物资。即便是有足够的汽车可以利用,但是这每天的汽油消耗量,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再加上配属作战的坦克、装甲车,足够将抗联那点油料储备消耗一空。作为挺进军的最高军政首长,再加上原本就是华北两大根据地的负责人,两位老帅对于国际形势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而在察南地区,虽说汽油和弹药依旧需要从东北转运,但是粮食和伤病员的安置却是不成问题。尤其是粮食,虽说在冀中地区已经大部分被日军严密控制之后,多少也有一定的吃力,但小米和山药还是足够的。
    虽说不见得吃好,但是十几万大军吃饱却是不成问题。而且周边都是老根据地,伤病员的安置绝对没有问题。晋察冀目前虽然也不是太富裕,但是在短时间之内支撑一支大军还是有把握的。至少晋察冀军区除了北岳区之外,其余的地方粮食产量还够用。
    除了补给的问题之外,最让两位老帅担心的是,放弃察南地区,以察北地区为主要突击方向,整个战略态势会形成半个圆弧。即便完成作战目标,但整个交通线宽度也不足百余公里,同样无纵深。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这条交通线,即便打通也会相当的脆弱。
    一旦日军集中大量的兵力从察南北上,这道交通线也随时有被切断的可能。如果想要保证畅通,就势必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即便是有阴山可以作为天然屏障,但用来保护交通线的兵力,绝对不能少。因为这世上就压根没有攻不破的防线,即便倚仗地理之险,也不可能保证永远不出危险。
    最让他们担心的还不仅仅是打通交通线之后,究竟需要多少兵力维持。而是如果在抗联以及挺进军与日军蒙疆驻屯军作战的时候,日军华北方面军趁机集中兵力出长城,对整个作战行动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杨震的计划之中,主要的战场周边都在铁路沿线。从包头、归绥,直到北平都有铁路想通。而且日军蒙疆驻屯军的两大据点,张家口距离平津地区极近,又有平张铁路直接与北平相通。
    而大同除了本身就与第一军防区山水相连之外,更有同蒲铁路与山西腹地相连。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一旦决定插手,就算山西的第一军被缠住无法增援。但是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从平津地区,乃至河北境内快速的调集援军出长城增援。
    以日军一向的反应与行动速度,如果其下定决心增援,留给整个西进部队的时间不会太多。华北地区铁路纵横,可以说是整个中国除了东北之外,铁路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密度最大的地区。
    不算在山东的日军十二军辖区,仅仅在河北境内就有正太铁路、平汉铁路、平绥铁路多条铁路线。再加上贯通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构成了相对发达的铁路网。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主力,几乎都部署在这些铁路沿线上。
    日军甚至从冀南的邯郸,冀中的石门上车向北可以经平汉线、平张线、张包线直达张家口一线,向西可以经正太铁路、同蒲铁路,直达太原、大同。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铁路快速的向包头、归绥地区增援。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铁路的开通,给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并不靠海的腹地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让与沿海地区相比,相对闭塞的腹地也体会到现代工业文明。但在对外作战,尤其是在眼下这场关系到全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之中,也给敌军的调动,掠夺中国腹地资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原来也许要用一个月才能行军赶到的上千公路距离,乘坐火车却只需三五天。如果必要,甚至一天之内就可以轻松的赶到。原来需要大量人背肩扛才能满足需要补给,一列火车就可以全部的装下。
    而眼下几乎华北所有的铁路线,都控制在日军的手中。日军随时可以利用这些现代化的工具,快速的调集一切援军,抵达他们所需要抵达的战场。只要铁路线所及之处,日军增援的速度绝对不会缓慢。
    一旦其华北方面军下定决心全力增援,不算其需要分兵防御国军第一、第二战区,以及对太岳、太行、北岳地区围剿,也许无暇他顾的驻山西第一军,以及驻扎在北平护卫其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无法调动的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
    在其他方向仅仅日军就可以调动部署在平津周边的日军就有驻天津的第二十七师团,石门的一一零师团、独立混成第八旅团,邯郸的独立第一混成旅团。而这些日军,单靠晋察冀军区在冀中军区的部队,根本无力全部吸引住的。
    同样如果日军不惜削弱黄河防线,以及冒险只以一部兵力牵制第二战区,第一军也不是不可以调动的。而从目前全国战局来看,即便是第一军抽调主力北上,其所面临的战区也不会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压力。
    蒙疆驻屯军归属华北方面军指挥,而整个华北方面军下属三个军级建制配置是成犬牙交错,相互策应配置的。尤其这个第一军,与蒙疆军的防区不仅相邻,而且从部署上,也是成梯形部署的。一旦蒙疆驻屯军方面出现危险,作为与其紧邻的驻山西第一军,是不可能不出动的。
    即便其驻扎在运城,保持对陕西以及黄河对岸豫西、豫中一战区压力的第三十七师团,以及对第二战区保持警戒的驻临汾的第四十一师团,受制于整个山西周边的态势无法北上增援。但其抽调驻长治的第三十六师团,北上增援蒙疆驻屯军却是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除了其可以随时调动的三十六师团之外,日军第一军下属的驻扎在崞县的独立第三混成旅团,阳泉的独立第四混成旅团,以及驻扎在太原的独立第九混成旅团,汾阳的独立第十六混成旅团。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增援晋北。


同类推荐: 百无一用的小师妹[NPH]成了偏执世子的白月光[综影视]男神总想艹哭她(H)穿越各种H游戏(TS性转)快穿:恶性迷恋【np万人迷】深情男主也出轨了【快穿】大师姐她重生了(NP)在荒野求生直播跟动物聊天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