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PO18文学
首页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 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 第52节

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 第52节

    “嗯,没有去过农场之前,我以为咱自己公社的作物亩产量也不差,看过农场后才知道两者之间真的不能比。”张静眼睛看着农科所里的各个建筑和每一棵树木花草路线,闻言点点头,把憋了一天的话说出口。
    “现在得庆幸我们来这进修过,以后回去也有目标,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觉得就那样了。”江明彤是见识过农作物产量比公社现有的高十几、几十倍的,不过这次的进修确实是收获巨大,不枉此行。
    “你今天上午抄那数据抄了很久吗?下午看你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柳爱芳向江明彤问道,当时她还以为自己是最后一个看完的,出来的一路都碰不到一起来的同志。
    “还好,我和你们走的不是同一条线,那一路的我差不多都看了,也找农场里专门种植豆类的人聊过。下午是去向一位老太太学习蘑菇种植。”
    “还真有蘑菇?”
    “嗯,据说农科所原先有研究蘑菇的研究员,后来调走了。”
    “噢。”柳爱芳和张静都应了声,然后一路沉思,还在想今天的农场之行。
    至于蘑菇,她们当然不会觉得无用,种得好了对公社社员来说是很大的进项。可是她们仅仅吸收消化这次进修期老师们教的知识,并应用在公社都很费力,实在分不出心再来种蘑菇。
    睡觉前,她们把要带走的东西收拾好。
    江明彤也跟着睡下,然后熄灯。一夜无话。
    省城之行的最后一天。
    江明彤和张静柳爱芳很早就醒了。夏天天亮得早,早晨清清凉凉让人觉得舒适,一醒过来就起床,不会像冬天一样,冷得人没有出被窝的欲望。
    和她们一样想临走之前去一趟百货商店的人不少,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不过大部分还是一早就买好车票回去了。
    江明彤和张静柳爱芳因为是同一个县的,这次她们县的也就她们三还要耽搁,所以早讲好她们三一起回县里,其他人先走。
    不需要在车上过夜,也有另外两人同行,车上还有乘警,在火车上也不怕遇见歹人。
    省城的百货商店每一天人流量都很大,几百上千人同时进进出出。江明彤和柳爱芳的主要目的是买东西,张静则是跟着她们逛,看看。
    江明彤直奔目标,最先去的是卖布的柜台,她前面还排了十几个人,看着情况,她只好请张静帮她排着队,她先去买别的,怕时间不够。
    有军丽要的梅花牌手表,看着柜台上一排的手表,咬咬牙狠狠心江明彤也给自己挑一个,没有手表对她来说挺不方便的,这次有机会,手里也有票就买了。
    买完手表,她又去挑了一些可以送人的特产小吃,回去的时候路过卖日用品的柜台,看玻璃柜台最下面一层排放着的热水壶,犹豫了两秒还是跑过去问问,结果买热水瓶需要水瓶票,她翻遍了手里的票,并没有。
    县里市里买热水瓶可以用工业票,但是很难抢到货。而省城的热水瓶货多,她却没有买热水瓶需要的票。
    江明彤有点遗憾地跑回卖布的柜台,看到售货员背后整片挂放着的布料,她的心瞬间又被治愈好了。
    “你要不要去别处看看?我买好了其它的,现在只等着买布。”江明彤问张静。
    “那我去逛一圈,半个小时后我到门口等你们。”张静排队的时候就盯着柜台上的布看得心火热火热的,又万分舍不得钱和票,受着这煎熬,她早就想走了。
    “嗯,走吧。”江明彤说完,转过头看前面的队伍,还剩七八个人。
    有的人扯的布多,一丈两丈,这种人是极少数。大部分都是心里反反复复合算,最终决定几尺几寸。盯着新鲜出炉刚戴上的手表,这种新奇的感觉让她排上半个小时的队也没觉得烦躁。
    终于排到她的时候,江明彤看着眼前的布料,第一次觉得眼花缭乱。红格子、粉格子、柿黄格子,这些很少见,还有绿色红色蓝色等颜色的花布。帮大嫂给牛牛买的是较舒适柔软的蓝色棉布,军丽的帮她选了粉红格子的,她肯定喜欢。还有外婆要的正红色布料,这里也有,再加一块嫩黄色的。
    别的都好买,只在刘姐要的好看的布料这里犯难了,在江明彤看了,这柜台上的有大半是她在县里难见到,市里也少有的。后面排队的人还在等着,她不敢多耽误,根据刘姐平时的风格她给挑了两块好看的。
    出到门口的时候,张静和柳爱芳两人已经在等着边聊天。
    “好多布。”张静两手空空,身上背着个大包,里面是从家里带来的东西,“要不要帮你拿一些?”
    柳爱芳买的更多的是日用品,还有一些省城的特产。
    “没关系,我可以拿下。”手表放包里,一只手抱着布料,一只手提着纸包装的糕点红糖干果等。“等下买票是不能了,静姐你帮我买一下票。”
    “没问题。咱走吧。”
    从百货商店外面乘坐公交车到火车站,买好火车票从一群人里挤到自己的座位上。难得离开家这么远还这么久,心里不说也很想念,过几个小时到市里,再转下公交车就可以到县里,想想大家心里也挺激动。
    第95章 回到红旗大队,江明彤把给……
    回到红旗大队, 江明彤把给每个人带的东西分置好。
    “我和你说的事有没有想好,这都什么时候,人都得走了。”自从江明彤去了省城进修, 王秀英是数着天越来越着急, 刚刚在卫生队看见江明彤回来了就立马跟着回来。
    “妈, 这事不着急。”江明彤深感头疼, 她现在根本还没到年纪,怎么就有这种烦恼了, 唉。
    “怎么就不着急了?你是不着急,人家小毅还等着呢。”王秀英每次都听小儿子说这句话,现在又在闺女身上听到,她也要听的不耐烦了, 怎么就好像当父母的做的事情对她们有害一样。
    “妈,要不然你给推了吧,我现在根本就没心思去想这个。”
    “讲了你要是想晚一点, 也可以先定下来, 过个一年两年再结婚的嘛。”王秀英还是不太甘心,尤想再劝一句两句。
    “你可别这样, 人时毅哥都到这个年纪了, 再拖着也不合适。”江明彤反过来跟她妈劝到,“妈,你和外婆好好跟梅姨说。我反正现在不想去思考这种事,等再过两年, 也不用你再催,我一定自己就积极主动的去给你找个好女婿,好吧。现在就算了,梅姨和王爷爷肯定就等着时毅哥结婚抱孙子呢。”
    江明彤这段时间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 而是现在真的是没有心情和时间来解决在她心里无足轻重的个人问题,这次从省城回来,还等着她去做的事情多着,她这还嫌时间不够。
    虽然她对齐时毅有一些好感,他也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这又不是非他不可的程度,她对对象的要求也没有很高,只要人品好,看事情清醒,不是那种糊涂虫,那在事业上不是很出挑她也一样能接受。
    好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送到手上的。
    “行吧,你自己决定了就好。”王秀英盯着闺女看了一会儿,看她不像是意气用事,是认认真真的态度,纵使心里有再多想法这会儿也偃旗息鼓了,默默吞下那些话,只叮嘱了这一句。
    “妈你记得跟梅姨好好讲,到时候不要让我那么尴尬。”江明彤挽上她妈的手,仰着脸笑着说到。
    “知道了,我还需要你说。”王秀英没时间再聊下去,她还得赶着回卫生队。
    因为她妈会去桥湾大队,江明彤就懒得再奔波一趟,把帮军丽和外婆带的东西都装好让她妈帮忙带过去。此外,还有之前借的时毅哥的几本书,这次去省城的时候也带去了,每次一有空闲她就在看,还剩下一点今天下午也够看完。
    晚上的几个小时江明彤全部用来整理这次省城进修的收获,记下来的知识虽然是分门别类的,但是里面的小点都很分散,凡事老师讲过的她都写在上面了,别人借来学习看着很繁琐,所以需要她再整理一遍。
    第二天再次回到粮站,和走之前没有半点变化。
    “小江,你可终于回来了,先去找老肖把账务给报销了,回来再仔细聊。”江明彤到办公室的时候,大家都在了,刘香红看到她惊喜的说到。
    被会计他们拉住问了几句,等江明彤再次回来的时候,刘香红已经搬过凳子坐到她的旁边,准备好畅聊了。
    “刘姐,这是帮你带的布料,省城好看的布料很多,这是我根据你平时的风格来选的。”江明彤从包里拿出带回来的布料和买布料剩下的一些钱和布票。
    “果然省城的货就是好。像这种在县里根本就没有,市里都难得见到。”刘香红接过东西,钱票直接往兜里一塞,喜爱地摸着到手的布料。
    “这次去农科所,感觉怎么样啊?”刘香红欣赏了一会儿这两块颜色新鲜的布料,把它小心地放在自己桌上,转过头来问到正事。
    “感觉非常好。”江明彤把准备好的三本笔记本都拿了出来,递给他们看。
    “很详细。”刘香红仔细的看了前三页,后面的大致翻了翻,最后面还夹杂着几张撕下来的纸,上面一目了然地列了重要的小点。
    “这个,很多看起来都和我们现在用着的种植方法一样。”老李也很仔细的看了上面的内容,他拿的刚好是关于红薯的那本笔记,“不过,细究的话还是挺多改变了的,有的方面需要把控的更严格。”
    “红薯种了几百年,种来种去不就那样种吗,还能种出花来不成。”刘香红说到,当初老李去农科所学的就是红薯种植,现在几年后再看,差别自然不大。
    “小江,你学的是哪种作物啊?”刘香红看到有四本,一本是红薯,一本是她手上的黄豆绿豆各种豆,还有两本本她暂时还没翻,好奇地问到。
    当初站长没有要求小江必须选哪种作物学习,也是为了不给她太大的压力,自己选择就好,反正无论选哪种都很好,相信小江自己心里也有成算,不会笨到选他们这里不适合种植的作物。
    “我选的是豆类。但是我另外两个室友她们选的是薯类,所以我跟她们交换着来互相抄笔记。剩下一本记录的是我去农科所下面农场里抄的他们的数据、见识,和在那里学了一些关于蘑菇种植的知识,另一本是同去进修的各个地方的同志介绍的他们当地的优秀种植经验。”
    “这么多?”刘香红两人有些惊讶,以往他们自己去的时候,光是搞定选择的那一作物就很困难,这次江明彤能够学到这么多,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嗯,这次有一位同志组织我们一起学习。”
    “那你们这回的运气挺好的。”
    刘香红和老李翻完了剩下两本,有很多他们看着很好也适用于三河公社的,这更是让他们惊喜又满意。
    “这么多,小江啊,要不然去和站长申请一下,这几天开个指导班,让各个大队选几个人上来一起学习一下。”刘香红建议到,本来以前每次从农科所进修回来后,都是粮站的同志们下乡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去指导。
    但是这次的内容实在太多,再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去指导太耗费时间了,不现实。
    “这样行吗?”江明彤还没问过进修完回来之后的流程,听刘姐这意思是教给粮站的同志们不是重点,重点是让大队里的人学会,这个难度一下就上来了。
    “当然可以,我现在就去说,你等一下。”刘香红觉得这个方法很好,站起身往老站长办公室去,这事要早点安排下去。
    十分钟后,刘香红一路风风火火的回来。
    “决定了,就这样干,咱在粮站空出一间教室,每个大队来三个人,人少了怕学不停当。时间你要是可以就明天开始。”
    “我没问题,什么时候都可以的。”江明彤担心的是自己没讲过课,这种事……可以回去问一下江老爷子,他能作为典型性听众,问问江老爷子怎样讲听得懂,回来粮站上课大概就稳了。
    “还有,老站长问你对于张家沟大队的黄豆试验地有没有兴趣,可以的话想把那块地给你专门负责,负责期间粮站的其它工作你可以先放放。”刘香红转达老站长的话。
    “有兴趣,当然有。”江明彤紧跟着刘香红话完,立马接上。
    “哈哈,就知道你有兴趣。”去大队进行种植指导和选择该种作物试验地负责,是每个从农科所进修回来的人都要经历的,她现在也是象征性的问上一遍而已,除非是强烈表达了不愿去外。而每个进修刚回来的人都有雄心,相信自己能很完美的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
    虽然……现实总是残酷的。
    当然,这种话就不需要在这种时候说,给小江泼冷水了。
    “那你好好安排一下工作,以后的重心可以放在张家沟大队了,双抢前你一直待在那儿也行。”
    “不需要每天来粮站报道吗?”
    “不用,你每天直接去张家沟大队就行,当然,这是基于粮站对你的信任,相信你是不会在这种事上偷懒。”
    “当然。”江明彤莞尔。
    本来她还想提出在粮站借一间空屋用来培养蘑菇的,这样一来,接下来一个月她都不在粮站,把蘑菇放粮站培育反而没了意义,而且马上就到双抢季,双抢过后就是交公粮,那个时候粮站所有的空房都会被装满。
    现在她改变主意,还是找江老爷子要个地方吧,那样还能有人帮她照看一下。
    把脱粒机的事情也跟刘姐他们交代一下,江明彤开始她今天的工作。
    下班后,江明彤去邮电局,把从江老爷子那里拿来的玉米种子给秦家璋寄过去,玉米种子包含了三代,分别用白纸抱着,上面标注好。
    这次邮寄玉米种子,江明彤也是抱着很大期望的,空间出产的种子产量相比现在的种子,是真的非常非常高,培育出特性相关的种子很重要。希望下次秦老师能给她带来好消息。
    回到家,江老爷子照旧比她先一步到家等着她。
    “七丫啊,今天我们来聊聊。”江老爷子看到江明彤,笑呵呵地示意人上前来。
    “爷爷,你想谈什么。”江明彤看她妈和嫂子还在做饭,牛牛被她大哥带着,索性搬了个小凳子坐到江老爷子面前。
    “这次去农科所,学的怎么样啊?”
    “很好,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记下来了,现在在抄,等抄完了给你一份。”江明彤知道江老爷子肯定想要那些笔记上的内容,于是没等他开口之前就已经开始抄第二份。
    “还是七丫你孝顺。”江老爷子听到这话,高兴得很,“你这次在省城有没有看到那种玉米?”
    那种玉米?哪种?
    江明彤懵了两秒,才猛的反应过来江老爷子说的是从桥湾大队拿回来的糯玉米。
    “那种玉米我没见到,不过那里很多温室,就是室内的气温控制成固定的温度,温室里种东西受季节的影响小一些。应该可以种出那种玉米来。”
    “温室?”江老爷子点起他的烟杆,眼睛盯着一处地方思考了有一会儿,“温室好建成吗?”


同类推荐: 赌 (校园,1V1)同居(1v1)h天生尤物【快穿】高H与狐说 (1v1 h)汹妄(1V1)爱欲之潮NP重组家庭(父女/母子)讨厌死哥哥了(骨科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