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张沁嫁了。”张铜麦忽然开口,“就在昨天晚上,我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可能是刚才吃得太快了,肚子里进了气,张铜麦开始不停打嗝,止也止不住,到最后又哭了起来,嗝反倒止住了。
“都是我的错!”她哭喊着。
释月见状却是点点头,张铜麦那天的确是嘴快了,引得张茂忌惮。
书香见她火上浇油,急得手足无措。
“嫁去哪了?”释月问。
张铜麦一开口,哭腔止不住,“给府尹大人做妾了。”
张铜麦觉得很冷,在这春末夏初的午后,冷得浑身打颤。
“等你阿姐回来,想法子将她赎出来。”
释月随口安慰,却见张铜麦泪如雨下,“我去过了,可沁妹说她认命了。”
“既如此便罢了,不必太过自责。”释月道。
张铜麦只摇头,“不,不,她不愿的,可至亲之人所设的桎梏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挣脱的,如果不是我那日失言,一步步慢慢来,等着沁妹长大掌权,哪里还会在羽翼未丰的时候被张茂草草决定了这一辈子?”
第73章 茭白和六月黄
◎“徐先生?”◎
张茂此人虽没有多少智慧, 但足够心狠恶毒。
张沁是他自己的女儿,他都下得去手,草草嫁去城外, 生儿育女操持生计, 将她的才干尽数湮灭, 即便走运,得以施展一二, 也不过是躲在男人身后, 替他们挣名利!
如果想开一点, 自己虽掌不了权,但儿女有了出息,倚仗他们安享晚年又有何不可?
可他厌极了乔金粟, 恨她一个女人当家, 牢牢把着大权不肯松手, 否则以他嫡亲侄儿的身份, 张家的就是张家的,哪里会姓了乔。
张茂酒醉后常有言, ‘他张巷边糊涂我可不糊涂!他张巷边没后我有后!’
“有时候, 心黑一点, 手毒一点,才能护住彼此周全, 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慈悲和良心上,是很愚蠢的。”
释月静静看着哭泣的张铜麦, 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并不是宽慰她的。
张铜麦渐渐停了哭, 眼神也一点点变得坚定起来。
张茂是赶着乔金粟出门这两日操办的婚事, 等乔金粟回来之后, 生米早已煮成熟饭, 她亦是无可奈何。
乔金粟知道了这事,听过张铜麦口述,没去找张沁,也没去找张茂,只是把几个暗地里调教着的管事一抬,架空了张茂,但面子功夫还是一样做好的。
一日两日,张茂还觉不出什么,依旧是满铺子打转,呼呼喝喝,摆他大掌柜的谱。
倒是张茂的夫人董氏觉出一点不对劲了,她毕竟是女子,心思细。
即便她来满南苏的时候,乔金粟已经在张巷边身边历练得周全能干,大权在握,对她这个嫂子只是面上和气,但还有张铜麦啊。
董氏眼看着张铜麦长大的,知道她脾气秉性,同张沁说是姑侄,实则姐妹。
可她前后的态度转折太大,董氏总觉得乔金粟回来后张铜麦应该再闹一场的。
张沁就这样叫张茂嫁掉了,董氏夜里帕子都扯碎了两条,但那日张铜麦冲到张沁夫家质问,她又惊出一身冷汗,木已成舟,她生怕张铜麦惹恼了张沁夫家人,结出苦果让张沁吃。
张铜麦这样没有响动,只叫董氏愈发不安。
不过第一声雷总是要响的,儿子张春水从书塾回来,忽说这一季的束脩没有交上。
董氏觉得奇怪,张春水所在书塾是满南苏最好的,束脩一季一交。
外面的银钱董氏管不着,都是张茂让账房每一季从账面上直接划去。
董氏从家用银子里拿出一些,先让张春水带去书塾交银子,又把这事儿往张茂耳朵里一刮。
张茂原本躺在床上安安逸逸地歇着了,闻言猛地一个挺身,终于觉察到这几日的不对劲了。
董氏叫他同乔金粟求情,反挨了一记耳光。
张茂做事很愚蠢也很莽撞,他自以为有底气,毕竟唯有他一个是张巷边的嫡亲侄儿,名正言顺,闹起来谁都该指摘乔金粟的不是。
可他忘了,这是在满南苏,不是他老家,族老鞭长莫及,也没有那么多姓张的跟他同气连枝。
满南苏大大小小的买卖营生上,乔金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族长。
张茂暗地里使劲,明面上造反,统统都试过了,没用,撼动不了乔金粟一点。
董氏带着眼泪去求乔金粟,也是无用,她软硬不吃。
不过乔金粟也懂得穷寇莫追的道理,给张茂留了一间小铺做营生,省吃俭用些,一家的日子也不错。
他哪里知足呢?日日喝得烂醉,还总是抓着张春水,要他好好读书,考个功名,到时候当了大官,叫这几个娘们跪着□□。
张春水在书塾里虽不至于吊车尾,却也是个中不溜,他的短处也就是他的长处,那就是才大志疏。
本就盼着学几个字,能拽几句文,日后进了铺子里当个掌柜也是够体面的,被他爹这样一搅和,怕是没这么好清闲了。
张春水又不好忤逆他爹的意思,随口敷衍了几句,揣着三两本闲书进屋看去了。
乔金粟买卖做得越好,越显得根系单薄,只有乔银豆夫家子侄中了几个秀才举人,但也都是下一辈,总得费时间历练,费银钱铺路,再经营上几年,就能稳妥了。
几个蹭吃蹭喝的狐朋狗友睡了一桌子,张茂红着眼,瞪着眼前的虚空。
过了好一会,又将手中的杯子狠狠掷过去,恨声道:“你给我等着!”
乔金粟解决了张茂的事情就不再理会了,谁还把个讨厌鬼成日摆在心上?只叫几个小的盯他,别做什么出格的事就行,看在张巷边的份上,就当用剩饭养条癞皮狗了。
她每日要应对的事务太多,前些日子去蟾头也是为着同乔银豆商量事情。
官门里的人胃口太大太贪,总给乔金粟一种大厦将倾,朝欢暮乐的感觉。
想着她爹这么油滑世故的一个人,在世时也常被官门钳制,弄得夜里睡不着,坐在湖边喝闷酒。
乔金粟还记得张巷边的第一缕白发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那是在福叔押运货物时被沿路的官府扣押,等着他筹钱找关系赎出来那段时间里。
于娘子的身子本来都有好转了,却张巷边去赎人的那一个月里旧疾复发,以致于影响了寿数。
张巷边说,满南苏这地界历朝历代经商者多,所以视商人卑贱的风气不重,而且官府懂得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比别处好些。
他在世时的许多道理乔金粟认真听了,也懂了,但只有她一遭遭经历过来,才能切实体会。
今日是徐广玉的忌日,家门口还是那么些人,其中有几位乔金粟瞧着都觉得眼熟了,见他们诚心,就让下人收了他们的祭品,一起烧给徐广玉。
今日也是凑巧,释月给的几样家常菜里恰有一道油焖茭白,乔金粟分拨了一小碟出来,让给供到湖边设的祭台上,余下半碟她自己吃了。
茭白不像水芹菜那样味道独特浓烈,得搭滋味低调的豆腐干才行。茭白的本味则很淡,胜在口感脆嫩,油焖一下最是好吃。
释月自然是用猪油炒的,再加上炎霄的火气,这一盘茭白真是赛过骨边肉。
荤,是椒盐排条。
腥,是面拖螃蟹。
汤,是虾籽煮丝瓜。
满南苏这个时候已经有丝瓜崽了,非常鲜甜,汤里的河虾也很饱满,一粒粒肥头肥身子,乔金粟吃得不肯停筷,还嫌不够痛快,直接捧着汤碗喝。
末了碟里还剩了茭白两片,乔金粟特意留到最后收个尾,夹起来吃了。
正当她心满意足,觉得人生无憾之际,却见一个婆子走了过来,同丫鬟打着眼色,丫鬟又来请书砚。
书砚快步走过去,就见那婆子对她耳语了几句。
乔金粟隔着珠帘瞧见书砚皱眉,就问:“怎么了?”
“祭品里似乎有人掺东西,烧得时候爆开来了。”书砚说,“倒是没人伤着,只是吓了一跳。
“真是半点善心都发不得。”乔金粟自嘲一笑。
书砚交代人去细查此事,又很是忧心忡忡得说:“这事儿不知是冲着徐广玉,还是冲着咱们呢?”
在外头遇上什么不妥的是一回事,但跟进了家里,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余下外来的祭品就不烧了,湖岸边只有下人们设下的祭台祭品,看起来倒是庄重。
蔬果冷盘一样样摆好了,还有几道家常菜,每年祭两回,下人们都操持惯了,线香的一缕缕烟气冒出来往湖边飘去。
乔金粟蹲下身,瞧着那些菜都没什么热气了,道:“湖边风大,菜凉得快。”
一个姓黄的婆子闻言笑道:“也是徐先生喜欢吃吧。”
黄婆子就住在这边上,从前替徐广玉做过几日短工,后来家中无人,索性就卖身进了张府。
她孤身一人,对生死没有什么忌讳,从前又见过徐广玉,视他如子侄,所以每年生忌死忌都是她打头操持的。
乔金粟想起来的确是有这个说法的,祭祀过的饭菜总是凉得很快,而且就算看起来完好,吃起来也是没滋味的。
方才那盆祭品爆开的时候,就是黄婆子在边上。
“没事,一粒火星子都没挨着我,也奇怪,瞧着挺厉害,但一点硝烟味也没有,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能是混了竹节进去,烧炸了?”
乔金粟也说不上什么,只瞧着湖面上几条鱼儿在追逐几点红白,湖底下水系通达,也不知这时节,是哪条溪畔桃花还开着?
她在湖边走了一圈,心情略好了几分,准备沐浴休息了。
天热了几分,但又不至于用冰。
书砚留了一条窗缝,但不知怎么,手把在窗户上松不开。
她的心思就是乔金粟的心思,想到那祭品里的蹊跷,留一条通风的窗缝也觉得不安。
“多派几个婆子巡夜就行了。”乔金粟宽慰她,“今儿云厚不见光,叫她们人手一个灯笼。”
书砚点点头,道:“祭品的事我已经让阿达去查了,看看是不是外头夹带了什么。”
阿达是吉叔的小儿子,性子机灵好动守不住店,就让他做点别的事,也很受重用。
乔金粟倚在茶桌上翻徐广玉的那一本画册,画册应该是徐广玉自己装帧的,挺厚实,但只画了一半。
乔金粟托腮瞧着那剩下的白纸,想起释月说六月未至,螃蟹不够黄肥,忽然有些技痒,叫书砚取来笔墨,打算在茭白后一页画几只‘六月黄’。
笔墨摆好,书砚见乔金粟专注,就轻手轻脚掩上门。
乔金粟没学过几日画,螃蟹画得生疏笨拙,但这画册本来就是信手所作,连纸张都有种粗粝的感觉,乔金粟落笔再怎么幼稚,也能包容。
螃蟹四五只,散在几缕水波里。
乔金粟直起身子动了动微僵的脖颈,又端详自己的画作。
浮世珍馐馆 第66节
同类推荐:
鬼夜怪谈、
渡通快递提货点、
地府公务员值班日常、
捡到一只小狼狗、
娇养的小兔精变成了上古凶兽、
凶宅不动產、
浮世珍馐馆、
死亡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