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历朝历代对待灾民都是极为小心、谨慎,一旦灾民的数量聚集过多的话,立刻就想方设法的将这些灾民给驱散,防止有人起头的话,立刻就会烽烟四起。
但是现在,在天津这边,聚集的灾民已经成千上万,但所有的一切都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丝毫的问题。
在这里,灾民不是负担,也不是麻烦,更不会出什么事情,刘晋反而组织人将这些灾民们给组织起来,用来修官道,建房子、修港口,完成一项项大工程。
不仅仅轻易的解决了灾民的问题,更是能够利用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来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大项目、大工程,一举多得。
这有了工作的灾民,能够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一家人,自然就没有人去闹事,再加上刘晋这边给出的晋升制度,只要努力肯干就可以成为正式工,成为管事,不仅仅能够一日三餐顿顿吃饱,每月还有一笔丰厚的工钱。
再加上很多现在的管事都是前面逃荒过来的灾民,这些人就是最好的活生生的典型案例,让灾民们知道,刘晋开出的并不是空头支票,自然大家都会努力工作,不会去滋生事端。
诸多方面的措施结合下来,这才有了天津这边繁盛的景象,源源不断的吸引着灾民过来。
“刘晋此子不愧是高人子弟,实在是让人钦佩。”
骑着马行走在宽敞平坦的水泥马路上,这道路宽敞,行走还分成左右,所有行人、车马一律靠右行走,所以尽管这路非常的忙碌,但是一切都非常有序。
再看看道路中间种植的树木,等这些树木长大了,又可以为行人提供休息、阴凉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想好,做好了安排,这让李东阳不得不对刘晋表示佩服。
“确实是了不起,有他在的地方,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灾荒的年代,竟然靠吃肉来度过。”
周经也是点点头,一边说也是忍不住摇头。
他不说学富五车,但至少来说这书肯定没少读的,可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在灾荒的年代里面让灾民吃肉来度过的,闻所未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谢公,你说我朝禁海是不是……”
周经没有把话全部说出来,有些东西,随便点一下,聪明人的都知道你的意思,李东阳和张懋显然都是聪明人,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无非就是在天津这里,听到了这出海的渔船,出海一天可以捕捞回超过十万斤的海鱼,如此巨大的收获给周经带来巨大的震撼,将他内心之中对于海洋的认知给直接颠覆。
在以往,对于海洋,周经可以说是非常的陌生,朝廷一直以来都实行海禁的政策,没有朝廷的允许,片帆不得下海。
在如此严厉的海禁之下,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几乎为零,这海洋对于大明而言几乎是可有可无,甚至于因为偶尔出现的一些零星倭寇(倭寇其实从明朝开国的时候就有点点,真正泛滥是到了嘉靖时期),还会给大明带来一些麻烦。
所以对于海洋,大明朝廷一没有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二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信奉的还是以农为本的政策,极其反感商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将老百姓牢牢的锁死在一亩三分地上面。
重农抑商的制度下,不仅仅禁海,连捕鱼都不允许,海洋唯一的用处或许就是用来煮盐。
现在北方三省闹饥荒,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下的麦子颗粒无收,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然而天津这边,只需要一艘船,上百号人,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获得超过十万斤的海鱼。
这让周经、李东阳、张懋等人瞬间就改变了对海洋的认知,此时海洋在他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座座粮仓,无尽的肉仓,里面有吃不完的海鱼,吃不完的肉。
“或许是真的错了,如果能够放开海禁的话,这饥荒就不成任何的问题了。”
李东阳想了想点点头说道:“我大明有万里海疆,沿海之地若都是可以出海捕鱼的话,可以养活无数的人,别的不说,这山东、北直隶的灾荒就完全可以无忧了。”
“是啊,我大明虽然富饶,乃是中土神州,现在陛下又是难得的千古圣君,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勤俭节约。”
“可是在我大明依然有无数的人吃不饱饭,至于这肉食,纵然是地主之家,也不可能天天吃,但如果能够开放海禁。”
周经点点头,发自内心的感叹道:“不需要全面开放海禁,哪怕仅仅只是开放捕鱼的话,我们大明万里海疆能够捕捞到多少的海鱼,活人无数,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吃到肉。”
第194章 为国为民当开海禁
“是啊,哪怕是允许捕鱼也好。”
李东阳点点头,只有在饥荒的年代里面才会明白粮食的珍贵,现在海洋之中既然有无穷无尽的粮食,那自然是不能在墨守成规,死盯着祖制不放。
“只是想要解开海禁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江南这边的士林肯定是会极力反对的。”
想了想,李东阳又觉得这个事情并不容易促成,对于江南这边的一些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以前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解开海禁,但几乎都是遭到了江南士林的一致反对。
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非常庞大,涉及到的反对力量也是超乎想象,在明朝,江南士林的力量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到了中后期,几乎把控了整个朝政,所有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
第236章
同类推荐:
将军的醋坛又翻了、
门阀之上、
珠玉缘首部曲:千年之恋、
和纨绔世子联手后、
驸马被退婚后黑化了、
伏魔传、
折高枝、
和离后养崽日常、